癌症殺手|43歲台大教授罹肺腺癌逝 後悔生前2大飲食習慣 醫生揭真正致癌原因

醫生診症室

撰文: 黃堯姿

發布時間: 2025/02/11 13:40

最後更新: 2025/02/11 13:41

分享:

分享:

【致癌/患癌/不良飲食/即食麵】都市人最常見為工作廢寢忘餐,甚至只求果腹常吃快餐食物。台灣早年有一名台大教授患肺腺癌,生前極後悔自己忽視飲食致癌,終年僅43歲。有醫生指出,不良飲食習慣並非致癌單一原因,而真正致癌其實另有其因。

最新影片:

據《健康2.0》報道,台灣大林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醫生周宜群指出,患癌成因未必只歸咎於飲食習慣,當中成因相當複雜,有3大因素影響深遠:

  • 疾病因素:如肝癌可能與B型肝炎、C型肝炎或飲酒習慣有關。
  • 個體因素:如本身基因或是家族遺傳問題,或是否有高血壓、高血脂、肥胖等共病。
  • 環境因素:包括飲食習慣、生活環境、壓力、情緒等。

致癌成因|後悔一日三餐食即食麵、飲汽水 專家揭:非主因

43歲台大教授翁景民早年因患肺腺癌去世,離世前曾後悔自己平時忽略飲食健康,經常一日三餐以即食麵、汽水果腹,導致最後患癌。周宜群指出,癌症的成因相當複雜,就算是經常食用即食麵、喝汽水,亦不一定是直接致癌的唯一原因。

他認為,飲食與癌症之間存在間接關聯,長期攝取高醣、高油、缺乏纖維的食物,可能導致代謝問題,繼而導致肥胖、肌少症等健康問題,引發身體慢性發炎增加患癌風險。因此,不良飲食習慣可能透過引發其他健康問題,間接導致癌症的發生,但不能直接將其視為致癌的成因。事實上,從食品分析和營養學的角度來看,泡麵本身並不含防腐劑或有毒物質,之所以被歸類為不健康食物是因為內附調味包的鈉含量過高,麵體和油包僅提供單一的醣類,長期單吃會導致營養攝取不均衡。故此,坊間許多人誤以為常食即食麵會致癌,但致癌的核心可能不在即食麵本身。

致癌成因|不良生活習慣同樣增加患癌風險

周宜群強調,忽視飲食習慣的人很大可能有其他不良生活習慣和環境因素,繼而慢慢蠶食他們的健康。這些人有可能長期處於高壓環境,免疫系統失調,加上飲食不均衡、缺乏運動,甚至有吸煙、喝酒、嚼檳榔等不良嗜好,這些高危因素與慢性疾病、慢性發炎,乃至癌症息息相關。就算只戒除吃即食麵和喝汽水,但仍忽視其他方面的生活習慣,患癌機會依然高企。

現今醫學昌明,就算罹癌後仍能有效治療延長患者壽命。周宜群指出,養成正確的飲食習慣、作息規律、堅持運動、保持愉悅的心情,才是預防癌症和防止癌症復發的關鍵。飲食僅是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,單靠飲食,但生活作息照舊,恐怕未必能夠達至理想的防癌效用。

致癌成因|都市人最容易忽視過勞問題

過往已有很多研究指出,過勞是其中一個致癌的關鍵成因。周宜群認為,過勞不會直接致癌,但會引發心理問題,導致壓力過大影響免疫系統和荷爾蒙,造成身體長年慢性發炎,最後罹癌。他強調,慢性發炎是多種慢性病和癌症的成因之一,故此過勞與癌症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性。

同場加映:過勞危機|12個過勞症狀

點擊圖片放大
+12
+11

致癌成因|10大致癌習慣排名

點擊圖片放大
+10
+9

患癌風險|6大提高患癌風險飲食習慣

台灣胸腔暨重症科醫生黃軒日前在個人Facebook專頁發文,指出以下6種常見不良飲食習慣,有可能提高癌症風險,而市民卻不自知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6
+5

1. 攝取過量加工食品

2. 過量攝取紅肉

3. 攝取纖維量不足

4. 吃太多甜食

5. 飲食不規律或吃太飽

6. 飲酒過量

患癌風險|10招減少患癌風險

那麼,市民平日可以如何減少自己患癌的風險?黃軒就指,飲食仍是影響癌症風險的重要因素之一,並分享以下10招,供大家參考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10
+9

1. 多吃蔬菜、水果和全穀類

2. 減少攝取加工肉類與紅肉

3. 限制攝取糖和高熱量食品

4. 增加健康脂肪的攝取

5. 控制飲食時間與規律性

6. 避免過量飲酒

7. 多喝水

8. 增加益生菌和發酵食品的攝取

9. 減少攝取高鹽食品

10. 維持健康體重

相關文章:

脂肪肝飲食|脂肪肝恐增患癌風險高達17倍 醫生教10招消除脂肪肝2種蔬果有助改善肝功能

睡眠危機|40歲工程師長期捱夜突中風 醫生警告:睡眠少於1時數患癌風險增4成

致癌習慣丨上班族常見「1習慣」患癌風險激增 醫生揭10大致癌習慣排名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

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︰http://tinyurl.com/3dtnw8f5